中山启动三年中医药适宜技术惠民工程 向全市居民发放15万套中医惠民包
4月16日,中山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惠民工程正式启动,公布了《中山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惠民工程2025—2027年行动计划》(下称“三年行动计划”)。“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在2025—2027年间,中山各级政府财政计划投入补助经费,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向全市居民免费或低收费发放15万套中医惠民包,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及应用。
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医院,“中医惠民包”现场发放。中山市卫生健康局中医科科长邓波表示,中山23个镇街发放的“中医惠民包”会有所差异,但均包含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适宜技术体验服务、刮痧板、按摩锤以及《中山市家庭中医药适宜技术指南》等中医健康宣教物资,让市民切实体验到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在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方面,中山将积极推广艾灸、拔罐、刮痧、推拿等8类10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优先覆盖慢性病防治领域,如‘三高管理’、颈腰椎病等,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100%提供多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邓波说。
为建立起完善且长效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体系,“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中山不仅要设立权威培训基地,还要组建精英培训团队。
“下一步,我们计划推动市级以上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在基层建立工作站,每年开展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不少于5项。精心选拔50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较高学术造诣的中医药专家,组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师资团队进行培训。”邓波说,尤其针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每年开展集中授课10场以上,课程学习时长累计不少于40学时,培训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不少于1000人次,确保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能熟练掌握常见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操作规范与应用范围。
“依据‘三年行动计划’,到2027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街医院中医馆要100%配备3名以上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并配备艾灸治疗仪、治未病和康复等中医药适宜技术设备。推广智慧中药房服务,实现中药代煎代配全覆盖,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中医药服务。”邓波说。
[责任编辑:]
- 2025-04-21《深圳市全链条支持医药和医疗器械发展若干措施》发布
- 2025-04-21中山启动三年中医药适宜技术惠民工程 向全市居民发放15万套中医惠民包
- 2025-04-21广州上线全省首个城市可信数据空间 覆盖37个高价值场景
- 2025-04-21佛山深化招投标制度改革 多项举措全省首创
- 2025-04-21珠琴澳联合赴巴西举办经贸交流会 签署2项总价值超3亿元合作协议
- 2025-04-18唐山古冶区王建涉嫌严重违法乱纪实名举报
- 2025-04-18江苏苏州:“乡村著名行动”已累计采集地名信息63523条
- 2025-04-18南通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多项指标全省领先
- 2025-04-18上海金山区委书记刘健调研乐高乐园区域农村
- 2025-04-18推动上海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