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人民经济观察网
首页 > 宏观

长兴县洪桥镇垃圾分类“分”出绿色新生活

2023-12-12 13:19:37 来源: 责任编辑:

  清晨,走进长兴县洪桥镇中道村唐家浜片区,垃圾清运员唐玉正骑着清运车挨家挨户收运垃圾,每收一组垃圾桶,他都要放到设备上“叮”一下,“就这么一放一按,垃圾桶的照片和产生的垃圾量就可以上传到镇里智能化系统上,可以判断分类准确与否,非常智能。”唐玉告诉记者,只有显示分类正确他才会立即清运。此外,各村的垃圾中转房配备了专职管理员,并安装摄像头和称重设备,对分类不合格垃圾桶进行劝返,二次分拣正确后入站处理。

  近年来,洪桥镇为切实抓好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从“文明习惯、源头分类、环境治理”着手,建立垃圾分类闭环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村一级主阵地作用,不断深化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垃圾分类新气象。

  据悉,针对农村垃圾分类“拎不清”“分不好”现象,该镇实施“一桶一码”智能清运,对每户分类桶安装芯片,确保垃圾分类情况能溯责至每个村垃圾分类联络员、清运员与投放户主,同时,数据纳入长兴县农村生活垃圾数字化管理平台,准确计算出各户每日产生垃圾量。通过监控设施和称重设备,可以实时查看中转房环境,计算中转房每日垃圾的转运量,实现智能化操作,有效降低人工成本。

  “宣传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在东王村垃圾分类兑换超市里,一群巾帼志愿者正唱着滩簧戏,用戏曲的方式宣传垃圾分类必要性。“现在在家门口的兑换超市就可以用废品换点日用品,村民们都把可回收垃圾攒着,没人乱扔垃圾了。”村民钦木琴介绍,自2018年开始,该村的垃圾分类兑换超市坚持每两周定时开放,村民凭文明诚信指数测评积分卡兑换生活用品,实用的方式大受村民好评。

  在潼桥村,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治理事会组成的村级垃圾分类监督检查队每周定期对村内各户分类情况进行拉练检查,对垃圾分类不合格的户进行劝导和宣传,不断从源头提高垃圾分出率,老百姓的垃圾分类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治理事会成员都是看着我们年轻一代长大的长辈,我们还要他们指导的话,面子也过不去,现在大家都很自觉分类。” 潼桥村村民唐海权说。

  从源头抓分类,以精神为指导,养村民好习惯。截至目前,洪桥镇已成功创建省级农村生活垃圾高标准示范村5个,智能化系统接入8114户农户,改造和完善中转房12座、中转站1座,各村开展各类垃圾分类活动80余场,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人民经济观察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2007115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