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一区双锚”化解航道泊船难题
深秋时节,阳光和煦,杭湖锡线德清段充满活力。装载着钢材、建材等货物的船舶在航道有序航行,为各地的物流供应提供了重要支持。行至新建的大海漾应急锚地时,不少船舶会停靠于此休息。在这片宽阔的水域内,新打造了26个500吨级的公共应急锚泊泊位,成为过往船舶的集中停泊区。
“这个新的应急锚地,真的解决我们运输途中的需求,船更安全,航道更通畅了。”来自江苏盐城的吕良筛,是一名有着10余年水上资历的船主,常年来往于江浙跑航运。他感叹地说,以前,杭湖锡线德清段但凡遇到装卸货运高峰期,航道附近的韶村综合服务区和杭州雅雀漾服务区往往船满为患,那时很多时候他们只能把船停在航道边,缆绳就系在岸边的树上。这样一来,不仅航道拥堵船员还要面临行政处罚,更会带来不少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会破坏堤岸和绿化。
德清位于杭嘉湖水网地区中心位置,杭湖锡线又是来往江苏、湖州、杭州的船舶必经航线,是长三角地区水路运输的重要节点之一。依托水运的便利,杭湖锡线德清段两岸就有着十余家规上企业,这其中就有吞吐量在日益增长的德清港。如今,航运繁忙时,杭湖锡线德清段日均船舶通行量有近1000艘。
“但新增的26个泊位只能满足部分船舶,远远达不到辖区码头的发展需求。”德清县港航管理中心航道工程科科长王海华介绍,德清辖区码头企业有91家,占全市码头数量的三分之一,航道船舶流量居全省前列。“企业大多只有作业泊位,没有待泊位,‘停泊难’已成为困扰涉航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那如何解决船员和企业“停泊难”的困扰?县港航管理中心主任姚学良表示,要进一步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泊位数量,通过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来保障航运的高质量发展。为此,近年来中心全力打造水上“一区双锚”公共停泊场所,即:韶村水上综合服务区、大海漾与韶村漾两个船舶应急锚地,合计建设公共泊位近百个。
为锚地建设提供服务保障,县交通运输局结合主题教育,主动服务、积极介入,与当地村、镇做好政策处理、施工相关对接。当前,京杭大运河德清段韶村漾应急锚地的23座系船墩已建成,建成后可提供1000吨级船舶泊位46个。“预计12月底竣工验收后,就可投入使用。”姚学良说,明年杭湖锡线、京杭大运河德清段的通航能力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那泊位增加后,如何确保公共泊位能高效利用?其实,在着手解决“停泊难”问题的同时,港航管理中心对提升航运服务发展的思考并没有停止。
今年7月,“浙码护航”水上交通数字化公共服务上线,大步推进了德清港航数字化发展,实现人、船、港数智管服一体化的目标。
不仅如此,9月1日,由德清县航港管理中心编制的全省首个《绿色码头建设规范》正式实施,此后“绿色码头在线”模块在“浙码护航”平台上线,进一步推动实现水上交通、泊位资源、港区调度、绿色环保等内河航运基础服务的智能化,优化公共泊位使用管理。
“过去一艘船卸货要三小时,现在半小时就能搞定。”位于杭湖锡线沿岸的升华物流园区,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金属材料产业链平台,来往于此的船舶虽然多但很有序。对于这一系列的变化,浙江德清升华临杭物流有限公司港口生产部经理魏春桥也是感受深刻。魏春桥笑着说,升华物流码头通过应用“浙码护航”数字港口工作台,对将要到港的船舶做出科学调度,有效提高了码头作业效率,保障码头水域安全通畅。
值得一提的是,创新改革带来了更大成效。“浙码护航”在杭州亚运会期间被省水上交通保障指挥部采用,如今已被推广应用于全省内河7个地市。
船畅其行,货畅其流,人畅其心。姚学良表示,接下来,港航管理中心将持续打造安全畅通的通航环境,让航运有效融入德清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
- 2023-12-01德清禹越镇三林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 2023-12-01德清“一区双锚”化解航道泊船难题
- 2023-12-01德清企业认领“共富田” 共赢合作促振兴
- 2023-12-01德清县陶艺进校园 点燃创意梦
- 2023-12-01德清县复建古城墙
- 2023-12-01转型升级拓市场
- 2023-12-01安吉县梅溪镇三棵古银杏火了小山村
- 2023-12-01湖州营造全民争先新风尚
- 2023-12-01柯桥区露天焚烧告警数同比下降33%
- 2023-12-01衢江区发布服务青年发展40条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