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渠道日趋优化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提速
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 杜冰
中小银行近期资本补充动作频频。威海银行首次公开发行H股股票于4月8日获山东银保监局同意;南京银行(7.510, 0.05, 0.67%)定向增发于4月14日获证监会核准。另外,目前有湖州银行、齐鲁银行等16家银行正排队A股IPO。
充实的资本金是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重要屏障,也是服务实体经济、加大信贷投放的重要基础。近期,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二十五次会议再次强调,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加大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力度,增强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
“受疫情影响,此时中小银行面临的资本金压力更大。短期而言,考虑依靠加大利润留存来补充资本金的短期作用有限,外源方式的资本补充对中小银行来说更快速有效。现阶段重点是考虑通过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二级资本债以及寻求地方政府或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注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内源性资本补充承压
“从总量来看,目前银行业整体资本充足率水平、拨备覆盖率水平足以应对疫情可能带来的信用风险的上升。不过,相比大中型银行而言,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显得相对迫切。”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
近年来,中小银行总体而言资本充足率水平稳中有升。根据银保监会公布数据统计,自2014年至2019年底,股份行、城商行资本充足率分别提高了2.19个、0.51个百分点。
不过,若从横向看,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显著低于大型商业银行。数据显示,2019年底,股份行、城商行资本充足率分别较大型商业银行低2.89个、3.61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城商行资本充足率更低。
“展望2020年,商业银行仍有进一步补充资本的需求,也有加快资本补充的基础,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交行金研中心副总经理、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分析认为。
专家认为,此次突发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小银行形成了较大的压力,加大资本补充力度更为迫切。其中一个挑战是,今年外部环境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商业银行面临的潜在信用风险不容忽视,通过利润留存的内源性资本补充将有所减弱。
“中小银行自我资本积累的能力相对较差。目前,中小银行的不良率比大银行高。不良本质上是成本,不管拨备还是核销,都会降低银行利润,而利润是银行内源资本积累的最主要来源。”曾刚分析。
与此同时,LPR改革逐步推进,引导商业银行让利于实体经济,息差面临收窄压力,利润增速预计也会有所放缓。“在多因素作用下,商业银行通过利润留存的内源性资本补充渠道将受到一定限制。” 唐建伟认为。
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将持续发力
“针对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的资本补充压力,商业银行应积极把握政策窗口期,加强研判,提早做好充足准备,以支持长期稳健发展。”唐建伟表示。
目前,银保监会正着力推动中小银行增强资本实力。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在4月3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将通过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做实资产分类、加大拨备计提和利润留存,增强银行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通过发行普通股、优先股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二级资本债等方式,拓宽银行补充资本渠道和方式。支持地方向部分高风险中小银行注入资金、可变现资产,或者通过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注资的方式,为中小银行补充资本。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在政策支持下,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日趋优化。从今年来看,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将持续发力,工具以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为主。
“随着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的市场环境及配套政策逐步完善,永续债发行将更大范围覆盖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随着以中小银行为主体的非上市银行发行优先股渠道进一步畅通、落实,中小银行发行优先股的积极性将有所增大,优先股将成为其他一级资本工具的重要补充。” 唐建伟表示。
另外,2020年,商业银行IPO也料将提速,不过将以头部城商行和农商行为主。“由于门槛较高,IPO方式难以成为行业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主流。” 唐建伟称。
鉴于资本补充具有长期性,且不同商业银行具有个体差异,专家建议,商业银行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同业经验,通过做好长期资本规划,提前制定资本补充计划。
“在有效统筹、协调和规划下有序开展资本管理,满足由于风险加权资产增加而产生额外的资本补充需求,做到资本和风险加权资产的动态匹配和平衡,同时适度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减少风险加权资产,强化资产处置与盘活。” 唐建伟建议。
走资本集约化发展道路
“外部的政策支持仍是短期的,治本之策是中小银行自身要提高公司治理效率,让风险更为可控,让商业模式更加理性。”曾刚强调。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中小银行外源性资本补充的渠道不断增多,但不论是哪种方式,都涉及一个本质问题,即银行资质。
“有很多小银行仍需要依靠内源性补充方式增加资本,而内源性资本补充又面临着中小银行资产净利率不断下降、不良压力不断的不利局面。尽管政策上高度支持中小银行积极‘补血’,但在实际效果上,‘可选’与‘能选’之间仍有较大差距。”某城商行内部人士称。
业内专家也表示,对于规模偏小、经营资质一般的银行而言,资本补充渠道确实会窄一点。对这些银行而言,提高经营能力尤为重要。
“中小银行要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在规模和质量之间寻找平衡,走资本集约化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和资本回报率。小银行要立足自身实力,做差异化、稳健、有特色的地方金融机构。”曾刚建议。
“长期来看,中小银行一方面要结合自身优势,聚焦民营、小微等零售客户,提高自身盈利以增加利润留存;另一方面要结合发展趋势推进转型发展,重点是向轻资本方向转型,节约资本占用。此外,也要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控制好不良贷款率,处置好不良资产。”娄飞鹏建议。
[责任编辑:]
- 2024-04-09邮储银行黄山市分行:“邮担快贷”助力生猪产业发展
- 2024-04-08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 2024-04-07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 “四量并进”全力支持服务实体经济
- 2024-04-03裕安区:搭建银企平台 助力民企发展
- 2024-04-02泗县:“贷”动产业发展 “犇”向乡村振兴
- 2024-04-01金融创新撬动大黄山集聚要素资源
- 2024-03-29涡阳县公吉寺镇:“金农助保贷”为养老护航
- 2024-03-28邮储银行六安市分行针对“一老一少”重点人群开展“存款保险 保护您珍贵的存款”宣传
- 2024-03-27邮储银行六安市苏埠支行成功拦截一起“碳中和”投资诈骗
- 2024-03-26邮储银行休宁县支行:开展“邮爱公益日”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