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频现“过山车”行情 威海银行赴港IPO
来源:时代周报
4月15日早间,港交所官网披露了威海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海银行”)的招股说明书,华泰国际、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4月16日,有媒体报道称威海市商业银行此次募资规模预计为7至8亿美元,计划于今年年内挂牌上市。
由于A股上市周期长,不确定性增加,部分银行选择了先H股上市后A股曲线救国路径。
然而,港股市场整体环境并不乐观,股价波动幅度大、成交量低迷,大面积破净、补血能力弱已成为内资银行绕不开的话题。
近期,甘肃银行(02139.HK)、江西银行(01916.HK)都出现股价大幅波动的情况。
“内资银行股的成交量普遍不理想,特别是城商行和农商行,频频出现大额交易很容易引起股价的大幅度波动。”4月16日,广州某私募执行董事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中资银行股已经大面积破净。
截止到4月16日收盘数据,H股31只中资银行股中,只有招商银行PB(市净率)为1.34,其余30只PB均在1以下。成交量方面的数据也可谓惨淡,部分银行日均只有数万港元,一些小型银行甚至出现全天候无成交的情况。
港股非首选地
事实上,香港市场并非该行的首选上市地。
早在2013年4月,威海银行在山东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登记,接受银河证券上市辅导,意在规范管理。
2016年4月,该行向证监会递交了A股上市招股说明书,但在排队等待两年之后,2018年8月上市状态变为“终止审查”。
2019年4月底,威海银行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关于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上市的议案》等议案,最终选择了港股市场。
“A股排队的周期较长,很多银行等不及,选择在门槛较低的H股上市。”上述私募人士说,根据过往经验,银行递交招股书之后半年左右就能成功上市。
比如,去年2月26日,晋商银行(02558.HK)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7月18日便成功在港挂牌;去年6月6日,贵州银行(06199.HK)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12月底成功上市。
虽然排队周期短,但港股市场整体环境却并不乐观,股价波动幅度大、成交量低迷,大面积破发已成为内资银行绕不开的话题。
4月14日,江西银行(01916.HK)大跌16%,4月15日开盘后一度下挫超过10%。16日,该行股价上涨1.46%,收于3.47港元/股。根据该行3月27日晚间公布的年报,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29.5亿元,同比增长14.1%,但净利润同比下滑23.9%至21.1亿元。
甘肃银行(02139.HK)近期股价也出现较大幅度波动。4月1日,甘肃银行突然大幅下挫,跌破1港元/股,创下历史新低,截至收盘,该行收于0.65港元/股,市净率低至0.24倍。
4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黄晓龙表示,甘肃银行的股价波动和日常经营没有直接联系。
受股价事件影响,甘肃银行个别网点出现排队取款的现象,经过解释后此类现象消失。对甘肃银行的改革重组,有关方面正在积极推进,很快就会有进展。
受此利好消息影响,甘肃银行股价连续多日上涨。截止4月16日收盘,该行股价仍在1元以下,收于0.86港元/股,总市值不足百亿元。
此外,也出现过银行上市首日即破发的情况。去年12月30日,贵州银行(06199.HK)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为2.48港元,但很快跌破发行价,最终收报2.30港元,跌幅为7.26%,跌破发行价。截止4月16日收盘,该行为2.38港元/股。
“本质上还是香港投资者对内地城商行的认可程度不足,市场上太多同质化的标的,而且也不太熟悉这类公司。”4月16日,华南一位长期跟踪上市银行的基金经理此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制造业贷款占比不足三成
“与A股相比,尽管H股估值水平偏低,但是上市更为灵活,更为便捷,所以很多中小银行还是选择H股上市以更快的补充资本。”16日,首创证券研发部总经理王剑辉告诉记者。
山东银保监局已于4月8日核准了威海银行赴港上市申请,同意该行首次公开发行H股股票,发行规模不超过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25%。
资料显示,威海银行前身为威海城市合作银行,成立于1997年,由威海市原5家城市信用合作社股东、威海市财政局和威海市金猴集团公司等6家威海市企业共同发起设立。
根据该行披露的材料,截止去年末,该行的资产规模为2246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9.9%,在已上市港股银行中处于中等规模;净利润15.23亿元,同比大增49.78%。但该行2017年和2018年净利润连续下降,降幅分别为1.96%和36.53%。
截至去年末,威海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6.68亿元,较上年增长21.75%;不良贷款率同比略有下降,截至2019年末为1.80%,较上年下降0.02个百分点。
该行称,其报告期间不良贷款余额增加主要是由于受到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部分借款人的经营及财务状况因市场竞争加剧而恶化,因此导致其拖欠偿贷款。
该行不良处置力度也在加大。截至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2月31日,其处置的不良资产的本金分别为7.12亿元、23.50亿元及33.62亿元。
此前,该行不良贷款率已经连续六年上升。
2013年至2018年底,威海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46%、0.7%、0.97%、1.42%、1.47%以及1.82%。
同时,该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下降,拨备覆盖率近两年一直徘徊在150%监管红线附近。2017年时其拨备覆盖率为174.7%,2018年跌至163.29%,2019年末为165.50%。
联合资信此前出具的该行相关评级报告中指出,受国内经济下行的影响,山东地区部分产能过剩的制造业企业出现了紫金断裂的情况,造成了一些银行坏账。
同时,近年来山东省及威海当地部分企业经营形势进一步下滑,部分客户信用状况持续恶化。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在贷款结构方面,制造业贷款占比近三年持续减少。2017年至2019年,制造业公司借款人的贷款分别占公司贷款总额的41.7%、38.6%及27.7%。
“主要由于往绩记录期间经济增长放缓及产业结构调整令来自制造业的公司借款人的市场需求下降。”该行解释称。
[责任编辑:]
- 2024-04-09邮储银行黄山市分行:“邮担快贷”助力生猪产业发展
- 2024-04-08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 2024-04-07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 “四量并进”全力支持服务实体经济
- 2024-04-03裕安区:搭建银企平台 助力民企发展
- 2024-04-02泗县:“贷”动产业发展 “犇”向乡村振兴
- 2024-04-01金融创新撬动大黄山集聚要素资源
- 2024-03-29涡阳县公吉寺镇:“金农助保贷”为养老护航
- 2024-03-28邮储银行六安市分行针对“一老一少”重点人群开展“存款保险 保护您珍贵的存款”宣传
- 2024-03-27邮储银行六安市苏埠支行成功拦截一起“碳中和”投资诈骗
- 2024-03-26邮储银行休宁县支行:开展“邮爱公益日”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