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人民经济观察网
首页 > 信托

这是10年来信托业最难的一年!

2022-07-21 14:20:20 来源:财经领域创作者 责任编辑:

  导读:这是10年来信托业最难的一年!信托业内人士不禁感叹:信托业发展将进入新阶段,下一步就是爬出“泥塘”重新出发。

  这是10年来信托业最难的一年!

  信托业内人士不禁感叹:信托业发展将进入新阶段,下一步就是爬出“泥塘”重新出发。

  从半年报业绩来看,行业整体营收和净利润下滑,实现营收正增长的公司占比仅3成左右,净利润平均数下降至5亿元以下,且呈现“尾部增加、头部减少”的趋势。

  上海信托圈数据:净利润行业前五名分别为:平安信托、华润信托、中信信托、五矿信托及华能信托的利润总额位列行业前五,分别为51.19亿元、18.87亿元、17.61亿元、17.30亿元及14亿元。

  上半年有5家信托公司利润总额在1亿元以下,有4家信托公司利润总额为负数,另外有数家信托年报披露都“难产”,行业分化加剧。

  01头部信托日子也不好过

  目前,头部信托公司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今年上半年盈利TOP20的信托公司中,只有中融信托、平安信托、华鑫信托、江苏信托、华润信托、粤财信托、国投泰康信托实现了净利润正增长

  中信信托、五矿信托、华能信托虽然净利润在10亿元以上,但较去年同期均大幅下滑。

  其中,华能信托净利润同比降幅达到42.38%,光大信托同比降幅也超过40%。

  目前信托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而除了盈利难题不良率的攀升和存量风险的暴露同样值得关注

  整体来看,近年来信托转型的主要模式包括“压旧”“规范”和“增新”三大方面,即压降旧模式下的融资类信托和通道信托业务,按照资管新规要求规范资产管理业务,开拓符合信托本源功能的新业务。

  一方面,信托资产来源上压降单一资金信托,提升集合资金信托和管理财产信托规模,即不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在信托资产功能方面,投资类信托和融资类信托持续呈现“一升一降”趋势。

  此外在资金信托投向上,增加资本市场参与度是信托转型中的一大趋势,而受房住不炒、规范房地产融资等监管因素影响,叠加开发商“违约潮”带来的信托公司主动收紧投向房地产领域的资金规模下滑最为明显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房地产信托规模已经降至1.57万亿元,较2019年三季度末峰值减少约1.21万亿元。

  02“信托人”出走潮

  受业务结构调整、薪资待遇下滑等因素影响,信托业正在迎来一场“打工人”出走潮。

  据行业研报统计数据,已披露2021年年报的61家信托公司中,有31家员工数量减少,2021年共减少727人。

  另外,信托圈流传的一份今年3月份某信托公司内部会议记录显示,该公司因为业绩下降,人员大量流失,已经陆续走了100多人。

  薪酬待遇调整是人员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某央企信托公司人士表示,非标业务大幅压缩,其他转型创新业务目前利润微薄,行业无法维持原有的薪酬水平。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信托业共实现经营收入205.15亿元,同比下降28.25%;实现利润总额为123.84亿元,同比下降31.42%;

  一季度全行业实现信托业务收入191.68亿元,同比下降10.02%。其中,人均净利润42.72万元,同比下降29.50%

  某头部信托称:“行业新旧动能转换不畅。在新发展形势下传统信托业务规模持续下滑,对信托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创新类业务多处于起步阶段,短期内难以形成业绩支柱……”

  上海信托圈关注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多家信托公司进行了部门吸收合并多家信托公司从原有的20-30个业务团队合并成10-15个部门左右

  其中,非标团队的整合是重点!

  早年某信托的百团大战模式已经不在适应现在的信托行业发展模式了。

  目前,人员流向除了信托同业之间流动之外,还流向了公募基金、私募,银行理财子、券商资管等等大资管各细分领域。

  03信托未来发展路线?

  对于下半年的信托业发展情况,业内有人持乐观态度?有人谨慎态度?

  业内乐观人士表示:信托公司业绩在下半年有望有所改善,基础产业信托展业空间还是挺大的。“因为疫情限制的业务会逐步回归,且随着政策面的利好和基建的回暖,平台公司的融资需求会有所释放,地产业务也将进入相对平缓的过渡阶段,都对信托公司业绩和发展起到支撑。”

  业内谨慎态度人士表示,下半年将继续延续上半年下降态势,但降幅或有所收窄。不过他也指出,受疫情反扑、宏观经济下行、资本市场波动等复杂外部环境影响,对信托公司核心业务的冲击难以估量。

  关于信托公司未来发展路线?

  业内人士称:未来,信托公司是走专业化、差异化之路,定位是小而美的精品路线。

  所谓差异化定位,就是说今后全行业几十家信托公司都要有自己的专业特色,有的信托公司可能以股权投资为核心竞争力,有的信托公司可能在标品业务上脱颖而出,也有的信托公司可能在资产证券化或者家族信托等业务上成为佼佼者。

  因此,当定位迥异、特色鲜明、核心竞争优势彰显,小而美、专而精的信托机构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一定不要感到意外那也可能是今后整个信托业发展最理想的架构

  另外,信托业最值得关注的行业政策或新规指引就是《信托业务分类改革》。

  今年4月初,监管部门酝酿已久的信托业务分类改革开始向各机构征求意见,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其中资产管理类信托又分为固收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混合类,与资管新规要求一致,旧的分类项目均未再出现。

  上海信托圈内人士表示:监管部门推行信托业务分类改革,有助于信托公司摆脱传统路径依赖,明确信托业务转型方向。

  信托新分类办法影响重大,事关信托行业的前途与方向,可以说是行业发展的又一次分水岭。

  信托业务分类改革或将助力信托业发展将进入新阶段,爬出‘泥塘’重新出发。

[责任编辑:]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人民经济观察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2007115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