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银现金添利七日年化0.08%市场最低 华宝添益规模1000亿场内最大
货币宽松大潮再加上股市大幅波动,越来越多的资金正急切地寻找更好的投资方向。
扮演“资金蓄水池”的场内货币基金,“水位”正持续上升。
光大证券(11.070, -0.12, -1.07%)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17日,场内货基的规模已经超过2000亿元,相较于去年年底增幅高达54%。
其中,沪深两市规模最大的货币ETF——华宝添益规模也超过1000亿元,占据场内货基近半规模;紧随其后的是银华日利,规模也达到700多亿元。
而伴随着场内货币基金规模提升的,是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下降。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17日,全市场有数据统计的657只货币基金中,最低七日年化收益率已降至0.08%,为兴银现金添利。
此外,七日年化收益率在1%以下的产品数量已达24只,收益率跌破2%的产品占比达67%,收益率中枢为1.8263%,较上周进一步下行。
对于收益率持续走低的货币基金,资金为何越跌越买?
业内人士表示,主要是因为场内货币基金申赎更加方便。一旦市场明显转暖,资金可能会马上流入其他资产。
基金经理表示,当前资金利率已处于历史较低位置,但考虑到资金面预计会继续维持宽松态势,债市长牛可期。与此同时,在较低利率的环境下,风险资产的价值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对于无心股市、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来说,“宝宝”类资产的收益率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银行理财收益率也在持续下降,怎样挑选稳健又有一定收益的投资品类?
在这种需求推动下,公募“固收+”产品站上风口。
公募“固收+”就是通常所说的偏债混合基金,也就是二级债基,在传统债券类资产的基础上,通过配置其他类型的风险资产,来获取更高的收益。
业内人士建议,“固收+”基金一般以绝对收益为目标,净值回撤小,但回报普遍高于纯债基金,可以作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替代,适合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
基金研究人士透露,具体投资中,“固收+” 基金采用类似于企业年金和养老金的帐户管理方式,一般70%-80%左右的仓位投向固定收益产品,比如利率债和信用债等,另一部分较少的配置放在股票上,达到稳健中适度增强的效果。从历史回报来看,Choice数据显示,偏债混合基金2019年收益中枢超过10%,二级债基2019年收益中枢达8.28%。
从基金发行市场情况来看,今年来“固收+”策略的产品持续受到资金追捧,发行规模超过20亿元的产品达12只,且发行天数并不长,几乎可以媲美中大型基金公司重点打造的权益产品。
另据渠道人士透露,在浦发银行(10.090, -0.02, -0.20%)独家发售的鹏扬景恒六个月持有期混合基金上周三结募,发行规模预计超过30亿元,显示了稳健型投资者对该类产品的认可程度与日俱增。
[责任编辑:]
- 2024-04-09首只中证A50ETF联接基金开放申赎,9只相关产品集体开售
- 2024-04-08公募基金发行回暖迹象明显,清明假期后至少有82只新基金定档发行
- 2024-04-072024年上海市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在松江启动
- 2024-04-0327只油气类基金年内收益超11%,机构提示短期回调风险
- 2024-04-02基金年报披露收官 权益固收冰火两重天
- 2024-04-01一季度公募基金超半数实现正收益 部分权益产品精准把握开年机会
- 2024-03-29首次监管报送在即基金公司如何应对?
- 2024-03-28涉私募投资基金执行裁决案件数量上升,基金财产独立性成审查焦点
- 2024-03-27基金提前结募盛行 “哑铃型”策略走俏
- 2024-03-26抢抓反弹收益!基金批量提前结募,什么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