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金溪“菜园子”何以供应大湾区“菜盘子”?
2024-03-26 07:47:30
来源:
责任编辑:
江西金溪3000余亩荒山打造成高标准蔬菜基地,山东等全国多地蔬菜企业落户建起高标准大棚,“95后”新农人返乡创业种出香甜圣女果……近年来,位于抚河中游江西省金溪县大力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将荒山改造成“金山”,种出的高标准蔬菜,端上了大湾区无数家庭的餐桌。
金溪全县耕地42万亩,宜林宜果山坡丘陵132万亩,“六分半山两分田,分半水路和庄园”构成一幅美丽画卷。金溪属武夷山脉向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境内河流众多,适合蔬菜生长。
金溪县农业农村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县露天蔬菜在田面积约3.65万亩,已建成21个设施蔬菜基地,总面积4130亩。
“供应大湾区的成品圣女果,单果重量在10克到12克,为了保证质量,控制每棵圣女果树结10穗左右的果实。”说起蔬菜种植技术,江西省金溪县“95后”新农人、返乡创业乡贤聂志强侃侃而谈。聂志强承租流转了300多亩农田、山地,他种植的蔬菜畅销粤港澳大湾区。
江西金溪数字农业示范园位于秀谷镇,是金溪县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合运营的农业示范园区。占地560亩的园区通过引进“荷兰种植模式”,以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模式,实现棚内精准控水、控肥、控温、控湿。金品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程贤杰从老家山东来到金溪,“看中的就是金溪的地理气候环境,和当地大力扶持蔬菜产业的营商环境。”
据了解,为了发展好蔬菜产业、当好大湾区“菜篮子”,金溪县打造了测试中心、育苗中心、配送中心、钢构中心、大数据平台,做好产业发展配套服务。创新探索“平台+大湾区+山东寿光模式”“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等多种发展模式,形成了湾区标准引领、寿光技术推广、平台公司联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发展格局。
生产稳,“菜篮子”才会稳。近年来,金溪县先后出台《金溪县蔬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金溪县蔬菜产业人才引进激励政策》等政策,增强蔬菜产业抗风险能力和发展活力。随着金溪蔬菜产能的进一步扩大,当地“菜园子”生产出的优质蔬菜,将持续供应大湾区“菜盘子”。
金溪全县耕地42万亩,宜林宜果山坡丘陵132万亩,“六分半山两分田,分半水路和庄园”构成一幅美丽画卷。金溪属武夷山脉向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境内河流众多,适合蔬菜生长。
金溪县农业农村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县露天蔬菜在田面积约3.65万亩,已建成21个设施蔬菜基地,总面积4130亩。
“供应大湾区的成品圣女果,单果重量在10克到12克,为了保证质量,控制每棵圣女果树结10穗左右的果实。”说起蔬菜种植技术,江西省金溪县“95后”新农人、返乡创业乡贤聂志强侃侃而谈。聂志强承租流转了300多亩农田、山地,他种植的蔬菜畅销粤港澳大湾区。
江西金溪数字农业示范园位于秀谷镇,是金溪县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合运营的农业示范园区。占地560亩的园区通过引进“荷兰种植模式”,以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模式,实现棚内精准控水、控肥、控温、控湿。金品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程贤杰从老家山东来到金溪,“看中的就是金溪的地理气候环境,和当地大力扶持蔬菜产业的营商环境。”
据了解,为了发展好蔬菜产业、当好大湾区“菜篮子”,金溪县打造了测试中心、育苗中心、配送中心、钢构中心、大数据平台,做好产业发展配套服务。创新探索“平台+大湾区+山东寿光模式”“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等多种发展模式,形成了湾区标准引领、寿光技术推广、平台公司联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发展格局。
生产稳,“菜篮子”才会稳。近年来,金溪县先后出台《金溪县蔬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金溪县蔬菜产业人才引进激励政策》等政策,增强蔬菜产业抗风险能力和发展活力。随着金溪蔬菜产能的进一步扩大,当地“菜园子”生产出的优质蔬菜,将持续供应大湾区“菜盘子”。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24-03-27宿州崛起百亿级绿色家居产业集群
- 2024-03-26江西金溪“菜园子”何以供应大湾区“菜盘子”?
- 2024-03-26肥西三河“牵手”泰州溱潼 缔结为“友好古镇” 泰州姜堰溱湖湾旅游推介会在合肥举办
- 2024-03-25皖东苗木村“结缘”南京城
- 2024-03-25返乡新农人 田野筑梦想
- 2024-03-22春茶吐翠采摘忙
- 2024-03-21旧里出新 园区“拆”出两百亿级大产业
- 2024-03-20安徽印发实施方案,涉及光伏建筑一体化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
- 2024-03-19“一条鱼”游活一方产业
- 2024-03-18望江油菜花赏游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