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法院发布保险类纠纷审判白皮书
北京金融法院11月9日消息,北京金融法院当日召开“保险类纠纷审判白皮书”新闻发布会,通报北京金融法院保险类纠纷审判情况,发布《北京金融法院保险类纠纷审判白皮书》。
2021年3月18日至2022年11月4日,北京金融法院共受理保险类纠纷案件677件,占全部民商事案件7.75%,标的总额达11.73多亿元,涉及保险公司共计41家。从案由看,保险纠纷一级案由54件,财产保险合同类案由445件,人身保险合同类案由146件,保险经纪合同、保险代理合同、保险费及其他保险类案件32件。从保险公司败诉原因看,主要集中于免责条款未尽提示说明义务、格式条款解释应以不利于制定方为原则进行解释、理赔协议显失公平等7个方面。
《北京金融法院保险类纠纷审判白皮书》显示,目前保险行业治理及保险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保单质押贷款业务规范化等方面。再保险纠纷中,部分保险公司混淆再保险与共同保险,以“共同保险”之名行“再保险”之实等问题也应当引起重视。同时,保证保险中“高利放贷”现象和涉嫌车险诈骗案件成为了目前保险类案件审理中的难点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北京金融法院对保险合同效力、保险赔偿范围、保险代位求偿权、涉车辆保险诈骗等保险领域常见争议的裁判认定标准进行了系统总结梳理,并在白皮书中列举了保险合同格式条款中机动车的认定、新冠肺炎疫情与保险理赔范围、保单中特别约定条款效力认定等多件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典型案件的导向作用,以审判树规则,以规则促治理。
北京金融法院副院长李艳红表示,为切实提升保险类纠纷审判工作质效,北京金融法院出台了一揽子工作举措,涉及审判能力建设、创新工作机制、统一裁判尺度、强化法治协同、建立专家智库、开展法治宣传等方面,全方位提升保险类纠纷解决效能,全力护航保险行业健康发展。
为促进保险纠纷诉源治理,北京金融法院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签订《合作备忘录》,开展政策、培训、数据等资源协同,与北京保险行业协会等多家调解组织签约,成立保险行业调解工作室等,在提升保险审判专业化水平的同时,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助推保险纠纷诉源治理。同时,北京金融法院强化司法建议工作,就保单质押、保险合同两年解除限制等问题向保险企业和行业协会发出多份司法建议,从司法的角度为行业健康发展提出有益建议。
[责任编辑:]
- 2024-04-09长丰县下塘镇陶湖社区:暖心认证进社区 幸福养老“家门口”
- 2024-04-08亳州:失业保险金助困难职工渡难关
- 2024-04-07宣城市宣州区扎实开展工伤保险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宣传
- 2024-04-03以人为本,中国人寿安徽省分公司积极开展“普惠金融推进月”行动
- 2024-04-02桐城市黄甲镇“三个强化”紧抓春茶采摘期间安全生产工作
- 2024-04-01金融支撑,激发科创活力
- 2024-03-29直击新华保险业绩会:打通资产负债两端壁垒,积极投资资本市场
- 2024-03-28宁国法院召开涉保险纠纷案件专题交流座谈会
- 2024-03-27青阳县杨田镇:养老认证送上门 便民服务暖民心
- 2024-03-26长丰县吴山镇:政策宣传暖人心 养老保险惠民生